编者按:金秋送思乡,欢乐归程。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,在2018世界温州人民大会即将召开之际,这群以世界为标签的温州人要回家了!那时,家国天下,缺纸而长情;今日贤人皆至,老幼齐聚。向世界讲温州故事,听温州人讲世界故事。绵延40年的温州好声音背后,蕴藏着怎样的新风貌?浙江新闻集团温州分社精心策划,浙江新闻客户端温州频道推出了《青春四十年看新温州》系列十大“突破”。请关注——
11月1日至3日,温州市人民大会堂欢聚一堂。
每年金秋时节,一场创新盛会从温州蔓延到世界各地,吸引着海内外的人才和项目。今年,300余名高层次人才、机构负责人与1000余名温州民营企业家代表洽谈项目合作。
该盛会此前已连续举办七届,共有235个创新项目签约落地。
胡如意、梁光等人就是这群人中的佼佼者。这两个80后的陌生人,不同领域的顶尖人才做出了一个共同的决定:他们的人生轨迹在温州相遇,他们将自己的未来托付给这座城市。
人才二字只是一个词,但却是一个城市的竞争之本,力量之源。
怎样才能吸引凤凰来住呢?除了前不久出台的“温州人才新政40条”,温州这座优秀人才之城,过去一年持续敲响“培养人才”、“吸引人才”、“留住人才”的基调。改革开放40年,不断取得成就。
培养人才
一个家庭培养5名博士
大儿子蔡天文,博士毕业。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,现为宾夕法尼亚大学最年轻的终身教授之一;二儿子蔡天武14岁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,25岁获得罗切斯特大学博士学位。女儿蔡天喜18岁成为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生,28岁成为哈佛大学最年轻的副教授……说起瑞安的蔡小万一家,很多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向上。
蔡小万一家人
蔡家有六个孩子,其中五个是博士,一个是硕士。青年才俊辈出,可用一个字来概括:励志。如今,蔡家经常收到全国各地家长关于教育的咨询。
世界上最有才华的人都是受过教育的。
77岁的蔡小万被称为“天才魔术师”。他的教育经历也极其精彩。
青年时期的蔡小万,因现实的阻碍而放弃了求学之路,但他意识到教育孩子是一个家庭成功的基础。和很多家庭一样,蔡小婉把梦想转向了孩子。
蔡小万在哈佛大学蔡天喜办公室
世界上所有重要的事情都必须详细完成。为了让孩子从小就专心学习,蔡小万以身作则,每天坚持伏案学习。他热爱科学,研究数学和物理。他不断尝试写论文,甚至寄给知名科学家研究。讨论。
坚持、拼搏、创新……每个标签都很常见,但要把它们放在一起却并不容易。蔡家做到了,蔡小万却将自己育才的初衷归功于大环境。
改革开放以来,温州的财政收入并不算“丰厚”,但在教育方面却并不吝啬,连续40年持续加大投入。 1988年,温州的教育总投资只有1.97亿元。截至2017年,总投资已达289.64亿元。
温州市教育总投入变动情况
立大志,办大事。蔡小万深深懂得,教育是百年大计的基础。政府的培育和引导也让群众更加认识到文化教育的重要性。瑞安流传着这样一句话:“中学生走遍了全国,小学生留在了家乡,不识字的‘瞎子’住了楼上楼下。”
新时代,随着温州人走出去的潮流,国际教育理念逐渐植入温州人心中。调查数据显示,温州现有出国留学人员8000余人,其中近20%拥有博士学位,50%以上拥有硕士学位。人才培养成为温州重拾新优势、创造新辉煌的基础。
“无论风筝飞多高、飞多远,线始终系在家里。”蔡小万说,孩子们成才后,他获得了很大的成就感,带孩子们回家乡打工成了他最大的心愿。
去年5月,浙江大学数据科学研究中心成立。蔡天文(左)受聘为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,并与温州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共同为中心揭牌。卢少庆 摄/摄
长子蔡天文已被聘为温州市海外专家顾问。在大数据时代,他为家乡的统计力量做出了重大贡献。二儿子继续在微信上与蔡小万交流。两个月前,蔡天武回国考察,计划在家乡建设教育基地。
吸引人才
一家公司引来10只“凤凰”
为家乡贡献自己最强的力量,邀请最好的朋友相聚。
胡如意将他的才华横溢的朋友圈“搬”到了温州。在他看来,这是一种情怀,也是一个绝佳的机会。
英国拉夫堡大学硕士学位毕业后,胡如意就职于英国最大的水利公司,负责新技术的开发和研究,专攻低碳环保技术和可再生能源。 2012年,看着家乡的唐河慢慢由清澈变成浑浊,胡如意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助力家乡治理五河后,回国创业。
胡如意
“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,环保作为智力密集型企业,对人才的需求特别大。”胡如意决定成为人才大使,“以人才吸引人才”。
一、二、三……像磁石一样,在胡如意的推荐下,精诚环保先后引进了10名海归高层次人才。精诚环保从最初的6人发展到如今的160人。
在这个大家庭里,技术总监李松是胡如意在英国的顶头上司。为了说服李嵩来温州,胡如意假扮“刘备”,以参观草堂的诚意极力邀请李嵩。没想到,事情竟然发生了。
依托国家重大人才工程计划,李松得以在文鑫创业,以最低的成本成为环保“千里马”。胡如意算了一笔账。李松每年在温州待8个月。公司每年只需要支付他的往返机票费用。再加上温州的吃住等基本开支,相当于一年不到20万元的支出。 ,你有一个重量级的高手。
胡如意、李松(左一)
一批人才意味着一批项目甚至一个产业。
“自从李松担任公司技术总监以来,公司的技术研发一直走上快车道。”胡如意表示,目前,精诚环保已申请国内外专利50余项,现致力于政府环境修复业务和企业环保管家业务。
人才有其自身的吸引力。温州已经尝到了这样的甜头。充分发挥温州人在境外的人脉优势,聘请了39名海外人才招聘顾问,建立了48个海外人才工作联络站,构建了全球人才招聘网络。在北美、欧洲,每年举办“温州民营企业高层次人才洽谈会”,为世界各地“想回家”“想来相聚”的人才搭建良好平台。
历届高交会活动
留住人才
一家人把未来托付给温州
“温州能为我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空间吗?”起初,梁光对这个问题还存有疑虑。
2006年,梁光在游历北京、昆明、南京、弗吉尼亚等地后,来到温州医学院(现温州医科大学)做科研实验。博士研究转瞬即逝。 2008年,梁光放弃了城外学校的高薪工作,加入了药学院。
梁光
是什么让他决定留在温州?
以下是曲佳院长和李晓坤院长的科研成果(曲佳,2015年辞去温州医科大学校长职务,现任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院长;李晓坤,现任温州医科大学视光学院院长)温州医科大学校长)传承氛围。”梁光一口气举了两个例子。
“当时李晓坤校长是温州医学院药学院原院长,由于白天比较忙,我们团队经常在晚上10点以后就学术问题进行讨论,讨论一直持续到下午两三点。有时候早上,别人都开始卖早餐了,我们还想着吃夜宵呢。”
李晓坤(右二)和他的团队
梁光表示,这样的工作氛围并非偶然,“李总经常带我去见曲总,讨论项目。晚上11点多了,曲总还在工作,我们根本停不下来。”聊着工作,又是凌晨了。”
梁光似乎道出了“凤凰不在梧桐远”的内涵,也回答了他来到温州时最初的疑问。后来,他受到家人的委托。
为了安心工作,我的妻子和孩子放弃了广州户口,定居在温州。从科研平台到项目申请,从购房补贴到子女就学、社保等,温州的一揽子人才新政让来到温州的精英们感受到了满满的诚意,“情聚英才”政策用实对高层次人才的行动给予VIP级待遇。
梁光一家把未来托付给温州
“全家都在这里,剩下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和事业上了。”如今梁光接过接力棒,出任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院长。主要从事代谢性疾病发病机制研究及新药研发。目前,他研究的糖尿病肾病诊断试剂和新药正在进行临床前评价,有望为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提供有效的新药。
“人才服务必须持续、精准,一时的红利留不住人。”温州市委人才工作办公室主任于长友认为,哪里制度有活力,哪里就有人才干事创业的沃土。只有解决人才需求痛点,人才才能落到实处。根。
今年5月,温州启动外国人来华工作管理服务体系,发放首批新版《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证》,为在温州生活、工作的外国专家提供更好的服务。
如今,温州已吸引海内外精英人才186.34万人,还引进双聘院士2人,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12人,入选省重大人才工程39人。一座城市因人才聚集而崛起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本站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zhishan360.com/html/tiyuwenda/8022.html